您现在所在的位置是:世界历史网>>历史百科>>历史名词>>督军团是1916年夏至1918年间中华民国北洋系各省督军组织的松散协调议事团体

  督军团,正式名称是“各省区联合会”,指1916年夏至1918年间中华民国北洋系各省督军组织的松散协调议事团体。督军团是部分省、区军阀为争夺权力、协调利益、对抗中央政府而暂时聚合的松散同盟,成员无定数,章程无约束力。督军团的出现,表明各省督军拥兵自重,踞地称雄。在北洋军阀势力范围内,地方督军干涉中央政权的现象也日趋公开化。

 

督军团合影。前排右起:蒋雁行、曹锟、张怀芝、孟恩远、王占元、李厚基、阎锡山;中排右起:师景云、徐树铮;后排右五起:倪嗣冲、陈光远、靳云鹏。

  1916年6月6日,袁世凯病逝,洪宪帝制失败,北洋政府大一统局面告终。6月9日,长江巡阅使张勋邀请直豫晋皖奉吉黑七省代表在徐州举行会议,是为第一次督军团徐州会议。会议决议巩固团结,保境安民,实施宪政,“抵制暴烈分子参预政权”(暗指国民党)。

  1916年9月22日,山东、奉天、吉林、黑龙江、河南、直隶、浙江、江苏、湖北、江西、绥远、察哈尔、热河十三省督军代表再次集会于徐州,由张勋、倪嗣冲领衔宣布成立“各省区联合会”,制定八条纲领,拥张勋为“盟主”,通电抨击“暴乱份子”及“国会”借故扰乱国家政务。“各省区联合会”后来即被舆论界称为督军团。9月25日张勋倪嗣冲等34人通电反对唐绍仪就任外交总长。次日唐辞职,并痛斥军人干政。

  1917年1月9日 张勋、靳云鹏、徐树铮等在徐州第三次聚会,商议对付国会办法。1917年4月,段内阁与黎元洪总统府及国会围绕对德宣战问题争议不决。4月25日段祺瑞在京召开各省督军及其代表军事会议,企图利用北洋各省督军强迫国会通过对德宣战案。5月10日,国会对参战提案进行表决,段祺瑞纵容军人组织流氓和无业游民围攻国会、殴打议员,激起社会公愤。5月13日督军团分别宴请劝说各省议员,大部分国会议员拒绝督军团的干涉。5月19日督军团便诋毁国会制定的宪法草案将导致“暴民专政”,并以此为借口,要求解散国会。

  1917年5月21日,张勋在徐州召集部分督军聚会,会上得知北京黎元洪总统解除段祺瑞的总理职务。会议谈论推翻黎元洪。5月26日安徽省长倪嗣冲率先通电称不承认罢免段祺瑞,宣布安徽独立。之后陆续有七省宣布独立,脱离中央。黎元洪被迫请张勋入京调解。张勋带领三千军队进京。7月1日张勋在北京拥清废帝溥仪复辟。史称张勋复辟。段祺瑞乘机誓师讨逆,打败张勋,7月中旬,重新掌握中央政权。段氏标榜“共和再造”,废约法、毁国会,对外投靠日本,对内笼络督军团支持他的武力统一政策,挑起内战,企图消灭孙中山为首的护法势力。

  1918年秋,直、皖两系矛盾加剧,督军团组织分化,无形中趋于瓦解。


转载请注明:http://www.sjlishi.com/lishizonghe/lishimingci/17621.html

秩父事件是1884年10月31

秩父事件,是1884年10月31日至11月9日期间,埼玉县秩......[详细]

清凉殿落雷事件是日本延

清凉殿落雷事件(日语:清涼殿落雷事件/せいりょうでんらくらい......[详细]

1713年国事诏书是神圣罗

1713年国事诏书 (拉丁语:Sanctio Pragmat......[详细]

南特敕令是法国国王亨利

南特敕令(法语:Édit de Nantes)......[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