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所在的位置是:世界历史网>>历史百科>>宗教信仰>>4世纪时建成的天主教会圣殿,前后用了30年的时间:旧圣伯多禄大殿

  旧圣伯多禄大殿于318年至322年间开始建造,约30年后完工。大殿在其后的12世纪在天主教会和罗马都有重要的意义,亦为教徒朝圣之地。

  约1450年时的圣伯多禄大殿,在19世纪绘画;方尖碑位于图左方,在公元37年奉罗马帝国皇帝卡利古拉之命设立

  此教堂为举行教宗加冕礼的地方,在800年,查理大帝受教宗利奥三世加冕为“罗马人的皇帝”,成为西罗马帝国的继承人和天主教世界的保护者;846年,撒拉森人为得到圣殿的财宝和圣餐仪式器皿破坏圣殿,由于圣殿位于奥勒良城墙外,少了一层保护,而成为他们攻击的目标,其后教宗利奥四世收复教堂后建设利奥尼内城以保护教堂[5];1099年,乌尔巴诺二世连同安瑟莫召开复活节会议,重申反对叙任权斗争及神职人员与世俗领主的不良关系。

  到了15世纪,教堂结构日益变旧,亚维农教廷迁回罗马后,莱昂·巴蒂斯塔·阿伯提和贝尔纳多·罗塞利诺提出重修教堂,维修半圆形后殿,并于在圣殿正面加建多层阳台。阿尔伯蒂断言圣殿有结构问题:

  “我注意到圣伯多禄大殿有一个不好的特点:又长又高的墙,没有足够结构给予承托,又没有扶壁支撑;墙壁窗洞又太大;结果风的流动导致墙面被侵蚀;无疑再改动有机会让建筑倒塌。”

  儒略二世原本打算保留此建筑,但其后改变主意,计划重建教堂。因为圣殿对教会历史有重大意义,当时人民对此计划有很大反响,最后大殿里的祭坛得以保留,并放在新圣殿。

  旧圣伯多禄大殿采用像君士坦丁圣殿的典型罗马圣殿风格,不用古希腊罗马风格。

  在圣伯多禄的坟墓上建圣殿让君士坦丁大帝感到烦恼,也影响到建筑的形状。台伯河西岸的梵蒂冈山被夷为平地。特别的是,由于圣殿位置在古城外面,祭坛拱点位于西面,以让圣殿正面面向罗马东面。外墙没有华丽的装饰。

  圣殿可容纳三千至四千名信徒。共有五条通道:阔道位于中间,另外两旁有两条较窄的通道;总共21行大理石分隔。圣殿110米长,形状为拉丁十字架。在别名“天国的花园”的中庭,有5个6世纪加建的大门,供人进入圣殿。祭坛装有数条所罗门式柱,教会传说是君士坦丁大帝从所罗门圣殿搬运到教堂;亦又说是从东方教会来的。吉安·洛伦佐·贝尼尼建造圣伯多禄庙盖时有参考旧柱的扭纹风格。

  在中庭的“小船”马赛克艺术由乔托·迪·邦多纳制作,刻画小船遇到狂风。拱廊入口的墙上马赛克由贾科莫·加塔尼·斯特凡内希设计,描绘圣伯多禄在水上行走,但在16世纪重建圣殿时遭破坏,只有少部分得以保留。

  圣殿末端为拱门,窗上有耶稣基督像;墙上11个窗描绘圣经新旧约的故事。

  现存以主显节为主题的马赛克碎片为少数教堂内的中世纪艺术,现在存放在希腊圣母堂,碎片证明圣殿马赛克品质很高。

  圣伯多禄被钉十字架后在旧圣伯多禄大殿埋葬,那里建了一个小圣坛。随着他在教会的重要度越来越高,教会用各类的石像及吊灯装饰圣坛,并在旁边加筑祭坛。墓窟里埋葬很多圣人和教宗遗骨,这些遗骨在装修圣殿时被陆续发现。

  大部分墓窟在16至17世纪重建圣殿时被拆掉,小部分仍在新圣殿及其他罗马教堂。殉道者墓窟多次移动,还有拉特朗圣若望大殿在14世纪的两次大火,有一半的墓窟在重建时未能得以保留。


转载请注明:http://www.sjlishi.com/lishizonghe/zongjiaoxinyang/2791.html

花巷基督教堂由美以美会

花巷基督教堂,原名尚友堂,是中国福州一座古老的教堂,由美以美......[详细]

施埔基督教堂由包尔腾牧

施埔基督教堂,原名真学堂,是英国圣公会在中国福州建造的一座重......[详细]

中洲基督徒聚会处是中国

中洲基督徒聚会处(闽东语:中洲基督教堂,平话字:D̋......[详细]

大墙根教堂创建于1928年

大根堂原名大墙根教堂,是真耶稣教会在福州建立的中心教堂,创建......[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