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所在的位置是:世界历史网>>历史百科>>历史名词>>午门抗缅大会是1967年7月3日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北京故宫午门前的广场举行的抗议缅甸政府的大规模群众集会

  首都红卫兵强烈抗议缅甸反动政府反华暴行大会,俗称午门抗缅大会,是1967年7月3日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北京故宫午门前的广场举行的抗议缅甸政府的大规模群众集会,目的是抗议6月份爆发的中国缅甸使馆遇袭事件。

  7月3日下午,北京市的造反派群众组织在北京故宫午门召开了10万人参加的“抗缅大会”,对缅甸政府进行声讨。大会结束后,大量群众赶赴缅甸驻华大使馆,砸毁了大使馆的部分设施。

  据后来一些造反派负责人的揭发材料称,午门抗缅大会是由中央文革小组成员戚本禹策划。戚本禹曾经找聂元梓、蒯大富、韩爱晶等人开会称: “中央文革认为有必要开大会抗议缅甸政府。政府发表的声明,有局限性。总理做事稳重、谨慎,未免有点保守。会后要搞两路游行,一路到缅甸大使馆,一路到外交部,叫外交部的领导看看群众的革命精神。”

  1974年4月29日,聂元梓在致江青的信中作了检查,检查的第四条为:“我受陈伯达的欺骗,1967年7月参加了‘抗缅大会’和‘揪刘火线’的群众活动。”内称:“我参加‘抗缅大会’,会后还根据金××(大会主席)或戚本禹的指示,带了学生到外交部提出批评,要求对缅甸政府持强硬态度,并要求转述红卫兵和革命群众的抗议等等。这个大会原来是陈伯达、王、关、戚反总理,反毛主席无产阶级革命路线的阴谋,我受了欺骗,作了他们反党的工具。”

  1967年7月7日,毛泽东、林彪接见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训练会议的代表,周恩来、陈伯达、康生、徐向前、聂荣臻、叶剑英、江青等领导参加接见。毛泽东在接见时发表讲话称:

  现在形势很好,印度拉加族反对国大党搞武装斗争。印尼共产党清算了修正主义已起来。缅甸游击队也有很大发展,比泰国武装斗争还有基础,已搞了几十年,过去党不团结(有红旗党、白旗党),现在统一起来了,反对奈温是一致的,武装活动地区已占缅甸地区60%,缅甸比南越的地理条件还好,回旋区大。泰国的地理条件也很好。缅甸起来,泰国起来,这样就把美国完全拖在东南亚,当然我们还必须着眼在我们国土上早打、大打。 缅甸政府反对我们更好,希望他同我们断交,我们就可以更公开地支持缅甸共产党。

  1967年8月10日前后,姚登山在外交部传达了关锋、戚本禹的讲话。关锋、戚本禹在同姚登山的讲话中,就缅甸问题指责外交部。比如说,在拟定抗议缅甸政府的《人民日报》社论时,《人民日报》和外交部各拟一稿,他们认为外交部拟的稿子“旗帜不鲜明,战斗力不强”,最终采用了《人民日报》的拟稿。《人民日报》在新闻报道中提及“打倒奈温反动政府”的口号,结果外交部就此质问《人民日报》。姚登山传达的谈话内容还有:

  关锋说:外交部十多年来受到刘少奇投降主义路线的流毒是很深的,外交部领导思想上不是毛主席的针锋相对,敢于斗争的指导思想,而是怕,怕什么呢?就是怕影响两国的友好关系。关于缅甸问题,如果是在7月1日以前,那没有什么话可说,7月1日后,主席对缅甸问题有些指示,主席指示讲的,缅甸问题不怕断交,不怕决裂,甚至于这个时候断交更好,这样子更加有利于我们放开手干。

  戚本禹同志讲,外交部领导思想上就是顾虑重重,怕这怕那,甚至于挨骂的时候,自己还在那里说两国友好关系。戚本禹同志说:看来今后外交战线上希望寄托在这些年轻的小将身上。

  姚登山讲了一个口号单子的故事。缅甸事件刚起,群众上街游行,他看到第一亚洲司的同志起草了一个口号单子,其中有“打倒奈温反动政府”,送到部党委,去掉了“反动”二字,韩念龙解释说,这句子太长了,所以去掉。戚本禹听到这个话很生气,说:这个句子不是长不长的问题,而是敢不敢打倒奈温反动政府的问题。

  1971年8月7日,周恩来会见了访华的缅甸联邦革命委员会主席、政府总理奈温。周恩来和奈温在会谈中回顾了1967年中缅关系发生的波折,周恩来还提到了午门抗缅大会。


转载请注明:http://www.sjlishi.com/lishizonghe/lishimingci/22229.html

1613年的全俄缙绅会议是

1613年的全俄缙绅会议,是一场俄罗斯国家不同领地和庄园代表......[详细]

立陶宛复国法案是以萨尤

立陶宛复国法案(立陶宛语:Aktas dėl Li......[详细]

立陶宛一月事件是苏联军

立陶宛一月事件(立陶宛语:Sausio įvyki......[详细]

秩父事件是1884年10月31

秩父事件,是1884年10月31日至11月9日期间,埼玉县秩......[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