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所在的位置是:世界历史网>>中国历史>>五代十国>>五代十国的军事制度继承唐朝后期节度使的制度

  五代十国的军事制度继承唐朝后期节度使的制度,当时地方藩镇时常举兵意图推翻中央朝廷。为了解决此问题,朝廷逐渐加强中央禁军以打压地方,到宋朝更发展成强干弱枝的政策。而五代十国最高的中央单位是枢密院,大多为武将担任。由于五代重军事、轻文人,为了巩固政权也以宰相兼任枢密使。

  唐朝中期开始,节度使拥有强大兵力,掌握地方军事、民政、财政。他们位高权重、专横至极,时常发生举兵意图推翻朝廷之事,史称藩镇割据。而唐朝最后也被宣武节度使朱温所篡,五代十国的建国者也大多是唐朝后期的节度使。到五代十国时,举兵篡位之事更多,在后晋高祖割让燕云十六州后更加剧烈。也使得五代君王时常替换,最后形成九姓十五君之多的乱世。为此君主纷纷采行建立禁军、调动地方节度使等强干弱枝的政策,以削弱地方实力派。禁军负责守卫首都与皇宫,有时会驻防各地以压制地方藩镇,例如后梁后唐就以禁军压制、削弱河北三镇。后来宋朝宋太祖更以禁军“殿前诸班”统一天下。此外,朝廷还频繁调动节度使,更换其驻地,以防止他们长期占据一方,形成割据势力。

  而五代各朝时常扩充禁军,军事官制也繁多易变。后梁太祖最亲近的军队是“厅子都”,此军装备精良,凶悍异常,太原晋军十分畏惧。立国后扩编宣武军为禁军,取禁军的精锐以成立侍卫亲军。在首都设左右龙虎军、左右羽林军、左右神武军、左右龙骧军,均以亲王为军使,后来名称时有变动。

后唐禁军的前身是河东军,李克用以众多养子为骨干建立“义儿军”,是其最精锐的军队。征战的主力部队是915年收编的魏博银枪效节军,在灭梁时发挥重大作用。建国后在首都设立严卫左右军、捧圣左右军等。在后唐明宗时成立侍卫亲军为禁军,以其邺都起事的兵士为骨干,又称随驾军。其中石敬塘还担任侍卫亲军马步军都指挥使兼六军都卫副使。后晋又在首都设护圣左右军,其本部军源自石敬塘在河东起事的军队,其部属刘知远还担任侍卫马步军都指挥使。后汉军制沿袭后晋,没有很大的改变。

后周在首都设龙捷左右军、虎捷左右军。后周世宗时改革军事制度,实施练选制度,精简中央禁军,补充强健之士,设有殿前都指挥使、水陆都部署、殿前都点检等高级军官,形成“殿前诸班”的禁军。其中殿前都点检掌握军事实权,后来担任此职的赵匡胤在后周世宗去世后发动陈桥兵变,篡位建国宋朝。其次是严明军纪,命兵部尚书张昭远制定新的军法。最后是限制藩镇权力,例如禁止造军器、干预民政等等。

  由于战争频繁,兵役负担沉重。当时为了防止士兵逃亡,特在士兵脸上刺字记其军号,以便各地关津识认、追捕逃兵。另外,各地都征派男女从事运输,无数人畜累毙途中。后梁太祖攻打青州王师范时,甚至把征发来堆积攻城土山的民丁、牛驴一起掩埋在土山中。刘仁恭在幽燕征发十五岁以上、七十岁以下的男子自备军粮从军,共得二十万人。北汉规定十七岁以上的男子皆入兵籍为兵。南唐曾强令老弱以外的人全部从军。吴越钱俶“尽括国中丁民”为兵。湖南马希萼调发朗州全部丁壮为乡兵。国后期发民为兵,力役无节。除了兵役,还有各种名目的土木修建劳役。后唐庄宗盛暑修建营楼,“日役万人”。荆南修理江陵外郭,驱兵民万余人从役。主建筑寺观宫殿,“百役繁兴”。赋役严重,使战乱破坏严重的北方社会经济难以复苏,也大大阻碍了南方经济发展的进程。


转载请注明:http://www.sjlishi.com/zhongguolishi/wudaishiguo/181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