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所在的位置是:世界历史网>>中国历史>>唐朝>>唐代三省六部制的优点和缺点分别有哪些

  唐代三省六部制之优点

  三权分立:

  唐宰相制无专政之弊。一度命令的颁发必须经过三省。其过程是先由中书省起草诏令,经门下省同意及副署,然后再交尚书省执行。而门下省对不当者,有权驳议。可见三省制把宰相职权划分为三,既可将相权彻底分化,又可以互相牵制,避免权臣专政。

  平衡君权:

  中书省向政府提出建议,议好后便呈交皇帝检察。当皇帝认可时,便在其中写“可”,不同意则交回中书省。故此皇帝无提议权,只有赞同权。而皇帝签“可”后,交门下省审查,若门下省同意,才交尚书省执行。任何政令未经中书、门下而发出者均属违法。换句话说一切皇帝诏令,必经中书门下两省。此对君权有一定的平衡作用。

  设政事堂:

  唐代不仅将原宰相的职权分由中书、门下、尚书三省共掌,而且太宗设立了政事堂,形成一套三省长官会议政事的制度。除三省长官外,其他较低的官员也可参加机务,只要在他的原有官衔下,加上一个“参议朝政”、“平章政事”或“同中书门下三品”、“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之名号,便有资格参加政事堂会议。因此通过集体议政,不单只解决互相间之争执,而且审慎稳重,可收集思广益之效,又可以弥补帝皇才干之不足。

  职务分明:

  三省六部是一种比较健全的中央政制,不仅各部门职责有明确的规定,而由对员额也有严格限制,可谓分工明细、组织精密。

  规模完备:

  六部乃政府机关,而秦汉之九卿则是王室的,从九卿转变到六部,正是政府逐步脱离王室独立之证明,规模趋于完备。

  唐代三省六部制之缺点

  因为三省分别掌管对诏令的制定、审核与执行,使原来独立的相权分属三个部门,结果往往造成相互掣肘、职责混淆,虽有政事堂之设以协调矛盾,然并未能收到预期效果。即如《资治通鉴·唐纪》所云:“每议政之际,是非蜂起,上不能决也。”

  唐代宰相又失之名称过多,重床叠屋。“唐世宰相,名称尤为不正”,除了中书令、侍中、尚书令等原三省长官外,后来尚书仆射、参议得失、参知政事等等,“其名非一,皆宰相职也”,往往造成“有宰相之职,而无宰相之权;有宰相之权,未必有宰相之责”的流弊,及至中唐以后,乃导致宦官擅政、牛李党争等弊政。


转载请注明:http://www.sjlishi.com/zhongguolishi/tangchao/1838.html

中国现存四个丹书铁券实

钱镠铁券或称钱王铁券是中国现存四个丹书铁券实物中,年代最早的......[详细]

一场进士考试引起的朝廷

唐朝末年宦官争权,朝廷的士大夫中反对宦官的大都遭到排挤打击。......[详细]

松赞干布的两位王后,原

根据藏传佛教的传说,观世音菩萨体内射出四种光芒,松赞干布是其......[详细]

这个朝代的五位皇帝出逃

在古代皇帝的面子是很重要的,例如:在北宋靖康之耻的时候,北宋......[详细]